皮质激素(俗称激素)具有抗过敏、止痒、抑制炎症等作用。目前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皮肤病临床治疗上有外用,内服和注射三种。外用的皮炎平,氟轻松(肤轻松),乐肤液等软膏或霜剂合成的激素制剂,对多种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痒疹、神经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等是有效的,特别是对这些皮肤病所引起的瘙痒,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但是,近年来滥用这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也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每种药物对患者有治病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副作用)。有些人把激素当成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不经皮肤病医生的诊断,稍有一些不适(尤其是面部),就自选以上含有激素的药物外涂。结果却诱发了另人烦恼的并发症,有些感染性皮肤病,外用了这类药物不但无效,还会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甚至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
如果长期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其副作用大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比如足癣(又称香港脚)、股癣、头癣、体癣等皮肤病,都是由表皮真菌感染引起的,激素类药物没有直接杀灭或抑制这些癣菌的作用。因此,足癣、股癣用氟轻松、乐肤液和皮炎平时,只能起暂时控制炎症和止痒作用,但不可能杀死癣菌,如长期或反复使用,会使癣病加重和扩散。 脓疱疮、疖以及化脓性皮肤病,也不适宜用激素类药物。因为这些皮肤病也是由细菌引起的,擦这类药物不但治不了这些病,还会使病情加剧,增加痛苦。
当然,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并不能抹杀它的“才华”。关键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能恰当地发挥它的治病功效。
责任编辑:诗棋
真正治好病人的不是冷冰冰的医疗器械,而是医生的医术、爱心、责任心。
对病人认真负责就是好的医德,绝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多受一点苦。
对每一位患者都细致入微,让患者能放心治疗、愉悦就医、康复出院。